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1533

Shanghai yiyao​​

Shanghai medical&pharmaceutical journal

CN 31-1663/R
您的位置:

沪港共创产医合作新机遇

2022年11月10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推动沪港两地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承办的“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沪港合作专场暨2022沪港产医融合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沪港两地的医药健康产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分享前沿进展和研究成果,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动向,共谋沪港两地产医融合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李家超


沪港优势互补,产医融合发展前景可期


上海和香港是我国具有特殊地位和辐射功能的重要中心城市,如同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两颗明珠,竞放光芒、交相辉映。沪港两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强沪港合作,对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对香港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的繁荣稳定均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 戎之勤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戎之勤表示:“医药健康领域是沪港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期待沪港两地充分发挥产业、科创、人才、国际化优势,加速创新协同、产业关联、资源流动和人才交流,推动更多合作成果落地,持续放大区域辐射效应,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  钟永喜


沪港两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资源,各具优势和特色,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提出,双方应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搭建沪港医疗健康合作生态圈,交流借鉴发展经验,思考探索政策突破,推动香港科研成果、人才、投资落地上海的同时,帮助上海医药企业走向世界。


上海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周亚军


上海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亚军指出,去年召开的第五次沪港合作会议将创新科技和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十三个领域六十一项合作项目中的重要项目,期待此次大会能够进一步促进沪港两地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合作,取得更多可喜的成果,助推国家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增进人民的福祉。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闻大翔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闻大翔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2030年整体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和全面实施,不仅为沪港两地各自的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沪港两地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契机。”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徐徕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徕认为,上海和香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各具优势和特色,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两地应加强医药健康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的对接,特别是在监管制度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互动和交流,积极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新思路,共同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让老百姓能够更快地用上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新药好药。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军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军介绍上海医药集团与香港科技园今年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香港设立研发平台和孵化器,并将通过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加强对港合作。秉承融产结合的发展策略,以企业自身发展为例,周军阐明了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开幕式主持人: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夷征宇



院士专家齐聚,亮点纷呈干货满满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  陈凯先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分享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药物研发进展,并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发展格局的变化。陈凯先院士指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从积累阶段迈向崛起阶段,新药研发数量急剧增长,新药上市不断提速,未来可能诞生多个新靶点、新机制药物。他同时强调,我国基础研究向应用的转化依然匮乏,原始创新仍存在卡脖子环节,还需加强基础研究,主动对接科技前沿新突破,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钱旭红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迫切需要发展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连续流微化工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也面临着制造精密度和微纳化水平不高的技术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超限制造”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在医药及器械产业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基于前沿超快激光技术的超限制造技术有望突破传统制造技术极限,使得制造过程和研发过程缩微化,获得颠覆性的器件和装备效能的提升、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排放的下降、本质安全性的提高。”


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  卢煜明


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卢煜明则带来了题为《无创血浆DNA检测:从梦想到显示》的报告,分享其在无创产前诊断领域的研究经历并探讨了血浆DNA检测在鼻咽癌等癌症早筛方面的研究进展。在香港,鼻咽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属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卢煜明表示,通过对两万名香港居民开展鼻咽癌血浆DNA筛查,发现了34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处于鼻咽癌二期,表明血浆DNA检测技术有助于识别早期鼻咽癌患者,该研究已经在世界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


主旨报告主持人: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副主任   张景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医药》杂志总编  樊嘉


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  董晨

主旨报告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  郑军华


在全天的会议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医药》杂志总编樊嘉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也分别带来了《转化医学及医工合作相关报告》《T细胞与免疫治疗》的分享。



除了院士主旨报告,本次大会还设置了两场圆桌论坛,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二院院长于广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新风医疗集团医疗副总裁马沛恩、迪哲医药首席商务官吴清漪、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等重磅临床专家与创新药企负责人围绕如何促进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展开深入讨论。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唐军,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张文,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东明, 阿斯利康中国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张晓夏,香港科研制药联会董事、艾伯维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孙启德,香港科技园公司转化研究所(生医科技)医药与治疗经理秦鑫等沪港两地领军药企高层和行业专家围绕如何推动沪港联通合作进行分享及深入探讨。


沪港企业交流,产融互动精彩纷呈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总裁  刘大伟


复星医药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文德鏞


和黄医药资深副总裁  崔昳昤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 陆伟根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总裁刘大伟、复星医药首席执行官文德鏞、和黄医药资深副总裁崔昳昤分别作了题为《沪港携手共铸科创重器》《沪港协同和复星医药的创新发展》《产医融合,做好中国自主创新药——和黄医药在上海》的主题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特别设置项目路演环节,共有来自沪港两地的10个创新项目精彩亮相,覆盖递送细胞和生物制品的冰冻微针、疱疹病毒感染新药研发、AI平台加速生物工艺开发、元宇宙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等多个细分赛道。



杂志学术年会,同期举办大咖云集


《上海医药》杂志资深副总编、华山医院外科资深教授  蔡端


2022年,《上海医药》不负科技兴国使命,发挥学术引领优势,密切关注创新动向,打造学术出版生态圈,助力临床和产业发展形成“紧耦合”。临床药学、新发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临床研究、医药先进制造、新型抗肿瘤药研究……杂志以开设专栏、出版专刊、主题宣传等多种方式,针对医药健康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策划出版。




为感谢编委对杂志工作的大力支持,编辑部评选出丁峰等46位专家为2021至2022年度杂志优秀编委。《上海医药》杂志资深副总编、华山医院外科资深教授蔡端宣读了优秀编委名单。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吴文辉、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夷征宇、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金培武和秘书长刘丹等领导为优秀编委颁发证书。



针对新型肿瘤药不断涌现、用药方式推陈出新、耐药难题亟需攻克、用药安全不容忽视、药事管理挑战不断的现状,杂志特别策划出版了“新型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专刊,邀请了3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历时半年,围绕新型肿瘤药的合理用药撰稿25篇。在参与编撰工作的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专刊在会上正式发布。



编委会主持人:《上海医药》副总编、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肇晖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绘就。精彩的乐章,总是在持续奋斗中谱写。此次沪港产医融合会议为两地医药健康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杂志进一步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期待随着更多合作成果的落地落实,两地能够共享产业发展机遇,助力我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2030早日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