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1533

Shanghai yiyao​​

Shanghai medical&pharmaceutical journal

CN 31-1663/R
您的位置:

创新提质,共绘产医融合未来

——“第四届产医融合论坛暨2024《上海医药》杂志学术年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产学研医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圆满召开

10月30日,由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医药》编辑部、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产学研医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产医融合论坛暨2024《上海医药》杂志学术年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产学研医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会议聚焦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全链条核心要素,重点围绕创新转化的前沿趋势和生态系统构建展开深入交流,旨在为 “医疗”“医药”“科教”的深度融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医药》杂志总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医药》杂志承载着传播医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使命和责任。“在编委会和编辑部过去一年的共同努力下,杂志成功入选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让杂志的学术评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策划的临床药学重点专科系列宣传荣获上海市卫健委医学科普奖,为杂志开拓科普服务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杂志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提升办刊水平,加强与医药科研机构合作,拓宽学术交流渠道,推动医药科学发展,为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强调,产医融合不仅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医疗、医药、科教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可以更有效的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临床需求与科研创新的精准对接,促进医疗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双向联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曹宏明介绍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医融合的趋势。他表示,上海将实施第三轮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高水平医院开展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发布实施加强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医企合作,聚焦疑难杂症前沿技术,推动产学研医全链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的临床研究和诊疗技术水平。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清提到,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尤其是创新药批准上市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这离不开产医融合的推动作用。“产医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加速生物医药的源头创新与终端应用,还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上海医药》杂志社社长、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茅建医表示,医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编辑部与上海药审中心合作出版专刊,梳理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同时与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专委会合作,成功举办了多场专业学术交流,征集评选优秀论文,为政产学研用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的资源平台。未来,杂志将持续秉持初心和使命,深化产医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继续优化期刊结构布局,提升内容质量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作用,为政产学研用各方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服务。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作了题为“药物创新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挑战和思考”的报告。他指出,随着近年来原始创新的基础和环境的不断优化,国产1类创新药已经进入收获期,且在研药物数量占比全球持续增加,已成为第二大新药研发国家。我国新药研发已经从“跟踪创新”走向“模仿创新”阶段,正向“原始创新”的新阶段迈进,一些本土创新药已经成功出海,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基于我国医药创新现状,他分享了几点思考:一是完善我国药物创新体系的定位和布局;二是加强基础研究,主动对接科技前沿新突破,开拓新药研究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三是抓住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四是在密切关注国际前沿热点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特色优势。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大型公立医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如何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眼前的课题。在以“公立医院科技创新的机遇、挑战与策略”为主题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上海医药》总编樊嘉分享了中山医院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经验与心得,包括以临床需求为核心提高应用价值,以人为本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团队,发挥平台支撑作用赋能科技创新,利用AI大数据引领科研新范式、建立多方合作机制畅通转化路径等。他强调,大型公立医院作为科技密集型组织,是链接医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环节,应该承担起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


《上海医药》杂志的成功出刊离不开编委会的指导和帮助。在由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主持的编委交流环节,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剂科主任刘晓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主任梁晓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王瑞平三位杂志编委围绕选题策划的思考、审稿组稿的经验、专栏开设的心得等进行了精彩分享。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剂科主任刘晓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主任梁晓华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王瑞平

为了表彰和感谢编委及审稿专家们尽职尽责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杂志编辑部以2023-2024年期间的组稿数量、审稿数量以及主要参与编辑部研究交流项目等三个方面的工作统计为主要依据,共评选出47位年度优秀编委和优秀特邀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副院长陈尔真向大会宣读了优秀编委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医药创新和成果转化,本次会议上“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产学研医创新转化专业专委会”正式成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资深教授蔡端宣读专委会专家名单。

专委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表示,近年来国家和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政策和措施,为医务人员开展科研转化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制度保障。以此为契机,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成立产学研医创新转化专业专委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集结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药企业、投资机构等技术创新与转化全链条创新要素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专委会将携手多方力量,孵化、服务生命科学、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

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处处长施国明详细介绍了专委会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计划。

圆桌讨论环节,聚焦“医学创新源头的发现、挖掘及产医融合”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副书记郑忠民、浦东新区中医院院长冯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一级主任科员陆雯娉、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肿瘤科行政副主任何雅億、复星医疗器械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杨莹分别从“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医院需要建立怎样的机制来保障临床科研科创的齐头并进”“医院在建立临床科研创新体系中需要哪些助力”“医院如何建立高效的临床需求体系”“资方与顶尖人才如何助力科创源头的挖掘”五个具体话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隋志强主持。

在由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邵蓉主持的以“创新转化生态系统建设”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上海健康医学院产学合作处处长张苏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王玉东、湖南省医工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沈林、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霞则围绕“上海创新转化政策的亮点和挑战”“医院如何打造创新微生态”“平台机构该怎么服务创新生态”“医药企业参与医学创新活动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吴文辉、上海市口腔医院副院长陈栋、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夷征宇、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肇晖、《上海医药》编辑部主任吴颖担任会议主持人。